人贩子的新招式,看完之后让人毛骨悚然!你能识破哪种?
★ 央视新闻曝光的孩子被拐七大高发地,家门口就俨然排名第一。孩子独自和小朋友玩耍、老人单独照看孩子的情况下,一颗糖、一个玩具,或者三言两语抱起孩子就跑,便足以得手。其次是公园、商场超市、火车站、游乐场、医院以及车里和路上。
★ 假冒熟人、物质利诱、盗窃抢劫是最常见的三种方式。但经历了这么多年拐与打拐的斗争,拐卖已从硬抢变成了“智取”,从直白欺骗变成了迂回设局,从单兵作战变成了团伙犯案。
来源:360儿童订阅号(ID:kids360)
雨后闷热的下午,一辆红色的快递车穿过马路上蒸腾的热气,停在了安静的小区大门前。
小伙子跳下车,摘了头盔,换上鸭舌帽,急速钻进楼栋电梯,一边按电梯,一边压低了帽檐。“小朋友,我是肯德基宅急送的……”开门的是个5岁男孩,小伙子脸上闪过一丝狡黠。
“你妈妈定了全家桶,但可乐落车上了,走,跟叔叔去拿。”小伙子抓住男孩手臂,伸手关上房门。
关门声惊醒了屋内原本迷糊小睡的妈妈,“你去哪?宝宝!”见孩子妈妈冲出来,小伙子慌忙退进电梯,拉拽了几下男孩不得,只好作罢。
妈妈一把抱过男孩的同时,电梯门“呼哧”一声关上了。“我哪有定什么全家桶!”回过神来,妈妈冷汗已湿透了后背。
妈妈们,在家也不能松懈啊!人贩子的进化速度是你无法想象的。
过去,我们最常提醒的是在商场、超市、公园、广场、车站,甚至医院,任何一个人多眼杂的地方,千万别放手,千万别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然而,如今人贩子已然登门造访了,还以孩子普遍都爱的肯德基叔叔形象出现……
1
10000个失踪的孩子里
可能只有一个能回家
前有《失孤》,后有《亲爱的》,哪一部关于寻亲的电影不让人声泪俱下。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锥心的120分钟,而对于失孤家庭来说,恐惧、悔恨、悲痛、绝望,是每时每刻,延绵不绝,甚至直到孩子返家都不一定能平复。
2007年《凤凰卫视》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万儿童失踪,找回概率0.1%左右。
但《公安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万被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立案。平均下来,每天就有50余起,这一数字依然是触目惊心的。
2
不仅在闹市
人贩子可能就在你家大门前
早在2015年,央视新闻曝光的孩子被拐七大高发地,家门口就俨然排名第一。孩子独自和小朋友玩耍、老人单独照看孩子的情况下,一颗糖、一个玩具,或者三言两语抱起孩子就跑,便足以得手。
其次是公园、商场超市、火车站、游乐场、医院以及车里和路上。而像文中开头那样,人贩子以扮成送餐员、快递员的方式,已经来到了你家门口。
当你和孩子玩捉迷藏、当你转身选购商品付款、当你大包小包过安检、当你将孩子送去做检查或打预防针、当你和孩子赌气离开……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拐卖都有可能发生。
3
拐卖骗术层出不穷
你能识破哪种
假冒熟人、物质利诱、盗窃抢劫是最常见的三种方式。但经历了这么多年拐与打拐的斗争,拐卖已从硬抢变成了“智取”,从直白欺骗变成了迂回设局,从单兵作战变成了团伙犯案。
❖扮好人
骗子扮好人的戏码,就在学校周围上演过。网易亲子频道曝光过这样的骗局。
放学后,乘着孩子们一涌而出,人贩子逆行而上,故意撞倒目标孩子。然后,假装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哪里不舒服,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要给孩子赔偿。幸好老师发现及时,阻止了一场精心预谋的拐骗。
❖局中局
针对有戒心、有防骗意识的孩子,人贩子则设计了拐卖“局中局”。
河南电视台的防拐卖公益片拍摄过这样一个场景。在公园独自玩耍的孩子,突然遇到前来搭讪的叔叔。
“小朋友,一个人玩不安全啊,你家人在附近没?我带你去找他们。”孩子明显很警惕,既不答话,也不跟他走。僵持之时,从旁边上来一个很面善的阿姨,一边将孩子护到自己身后,一边指责男子:“你什么意思?别打孩子的注意。再来我报警了啊!”
看着阿姨奋力保护自己,孩子便放心地跟着阿姨离开。此时,搭讪叔叔露出了成功得手的笑容......
❖贼喊捉贼
“贼喊捉贼”的套路也在各地风行了一阵子。
妈妈单独带孩子在路上,一大妈冲上前抢孩子并破口大骂:“你干什么?你要把孩子带到哪儿去?你个人贩子!”围观群众聚集起来后,两三个人都站出来指认大妈是这个孩子的奶奶,而妈妈是坏人,甚至要动手惩制“坏人”。
这种情况几乎会把人逼到绝境,有口难言。如遇好心路人报警,或妈妈足够机智,想到砸坏旁边车辆、商店的方法,牵扯进更多利益方,扭转现场局面,才会有幸从骗局中逃脱。
❖用小孩来诱拐
这是一位妈妈的自述:“昨天下午,我带着儿子在小区玩。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主动上来找儿子玩。我见两个孩子玩的高兴,也没多在意。
女孩后面跟了个中年男子,说是女孩的爸爸。我还和那个爸爸聊了几句,他说他们是4栋15楼的。没多久,男的说想起车上有个变形金刚,要去拿来给两个孩子玩,就先离开了。然后,女孩让我儿子一路去拿。儿子正玩的高兴不愿去,女孩就非要拉着我儿子往小区外走。
拉扯了几下,因为我儿子年龄小,就哭了起来。女孩见这样,就悠悠地走开了。当时,我并没觉得什么。但回家后越想越不对。第二天,去问了保安,保安说两父女看起眼生。我又到4栋15楼去找,结果4家人里根本没有这对父女。”
每一个骗局的得手,背后便是一个孩子的失踪,一个家庭的噩梦。
4
巨大的利益诱惑
让人贩不畏死刑
去年,一则“拐卖儿童当判死刑”的呼吁,一夜刷屏微信朋友圈。尚且不去深究这话题发酵背后的推手。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看到一张张孩子流离失所的照片,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的故事,有谁不会对拐卖儿童义愤填膺?无奈之下,人们转而质疑公权力对拐卖儿童打击不够、惩制不足,可以理解。
在2015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中,也明确了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中买方也要获刑的规定。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明确了拐走儿童等同偷盗幼儿最高可判死刑,即拐卖儿童可判死刑。
原因并不复杂,“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高发的拐卖案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需求市场和极高的利益链条。
2013年的一项统计中,仅仅失独家庭一项,就有百万以上。
而“重男轻女”,生女儿送人或卖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不惜卖孩子添福,这样的思想残余也左右了一批买卖需求。
同时,“越小越容易养熟”的观念,导致6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男孩,成为最主要的拐卖对象。
这个市场中的价格永远是水涨船高,2009年前后拐卖一个儿童约2~3万元,而如今已是7~8万。年龄越小价越高,一个男婴可能被卖到十几万。
2016年被执行死刑的谭永志,一个70岁老者。一开始帮超生者送孩子,一次收受一两百元。几年之后,一个男孩送过来他需付3.6万,但卖出多的都是他的利润。见利起早,这个看似普通的农村老汉手下,竟组建起了一个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犯罪网络,分工明确,人数众多,遍布全国11个省市。
5
父母是保护孩子的第一
和最后一道防线
可是,很遗憾,现实是怎样的呢?
据国内最大的民间寻子网站“宝贝回家”数据统计,2007年网站建立以来登记数万条寻子信息,其中90%是因监管缺失而导致孩子被拐走或失踪。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站在保护孩子的第一线,“永远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是最简单的儿童安全常识,也是每个父母理应背负的天职。
防拐破局的这根弦,在脑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而父母更有责任教会孩子自救法则。让孩子记住所在城市、小区、门牌号,父母亲人的名字电话,学会警惕陌生人,学会报警求助,学会在被劫持时制造动静引发关注,以及在人身被控制时冷静寻找求救逃脱的时机。
这些并不难。
别在悲剧真正降临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上天从来不会给我们重来一次的机会。
延伸阅读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拐卖骗术层出不穷,你能识破哪种?